《山寺杏花之寻亲》第二百五十七章 合作

    虽然不知道二人这是要做什么,但看何氏一脸的为难,李氏心里便十分的明了。这龚氏就是这副德行,每次自己有什么都不直接说出来,偏偏要拉着何氏一起。

    而何氏性子软,每次想拒绝,却从未成功过。不过,她心里怎么想,李氏却是不知道的。想来除了不好拒绝,心里多少也有和龚氏一样的期待。

    见状,李氏便扯开嗓子大声喊道:“玉萍,玉萍啊,你快出来!磨磨蹭蹭的,也不知道在干嘛。我跟你说,再不走啊,这天就要下雨了,你想被雨淋么唉,这路太也烂了,走的一脚泥。对了,两位弟妹,你们这是来做什么”

    李氏这话却是没有用的,毕竟路一直是这样的,下了雨可不是泥泞不堪么。

    闻言,龚氏便道:“大嫂,这不听爹说你要去陈家村交换种子么!你啊,也太见外了,也不叫上我们一起。这种子可是皇上赏的,十分珍贵,就你和玉萍两个人,想来是不安全的。倒不如拉上我们一起去,人多才好。”

    人少不安全她和玉萍两个人连京城都去了,也没啥事发生。现在,不过是去趟陈家村,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再说了,谁说的人多就安全的。有她在,那才叫不安全呢,谁知道她看见了金贵的长生果会怎样。

    要说这个消息仅限于自家人知道。想到这里,李氏狠狠瞪了一眼阮大朗,心里有些怨气。这事铁定是他跟阮家老爷子说的,因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事。

    李氏之所以这样,为的就是防着龚氏。

    她这人最喜占便宜,又喜欢凑热闹。前两天家里办席,她可是使出浑身解数和村民们交际,有那不知道的,倒像是她才是这家的女主人。

    而她们这次去陈家村,为的是交换种子,是办正事。更为重要的是,是准备拿些长生果回来的。在传闻中,这长生果可是美味得很。以龚氏的性子,到时候肯定是要想办法尝一尝的。

    可是,这可是种子啊,就算要吃也是明年才能吃。

    且他们还不知道今年是否还适合种长生果。要是能种倒也罢了,回家便立即种下去,她就不信龚氏还能去地里扒种子吃。

    但若是不能呢,也就意味着这种子需要在家里放着,放到明年。这一年里,谁知道龚氏会出什么鬼主意。一年的时间,变数也太多了些。

    见李氏不说话,何氏也不说话,龚氏便直接对何氏道:“弟妹,咱们不是说好了么,一起陪大嫂去陈家村。要说你也同意了的,现在你怎么不说话了啊”

    龚氏特别聪明,她是以这样的理由打动何氏一起来的:“弟妹啊,大嫂这次可是去陈家村交换长生果种子的。相信你也知道,那长生果可是十分精贵的。若是我们这次能跟着一起去,得一些种子,明年这日子就好过了。”

    何氏觉得龚氏这话说的不错,他们也不要银子,不过是要一点种子,想来李氏是会同意的。等到今年或者明年丰收了,他们也就有银子了。到时候,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所以,她便跟着来了。

    “你们确定要跟着一起去吗这路可是难走得很呢!你自己看这路,一路走下来,鞋子也不用要了。”李氏知道龚氏最是怕泥泞,便故意这样说道。

    她也不想何氏为难,毕竟何氏这人不讨厌。

    哪知龚氏却道:“大嫂,这路再泥泞我也要去的,你看,我都穿上草鞋了,也带了一双鞋备着。反正这鞋不值什么,大不了到了城里就丢掉。”

    想了半天,李氏觉得今天是绕不过去了,便叹道:“好吧,那你们跟着我们一起吧。对了,我们要准备在陈家村住上一晚,你们快回家和家里说一声吧,顺便带上换洗的衣物。”

    闻言,龚氏却以为李氏这是要支开她们,也许她俩前脚一离开,李氏和玉萍便悄悄走了。要真是这样,到时候,她们也不好去追赶的。

    想了想,龚氏便道:“弟妹啊,你回去帮我说一下吧,我和大嫂在这里等你。反正不过是住一晚,这换洗的衣物我就不用带了。快去吧,速度要快一点哦。”

    李氏听了,差点晕过去。饶是她现在也去过京城了,却没见过这么难缠的人。一时间,李氏不说话,龚氏却是一副计谋得逞的样子,气氛有些尴尬。

    好在何氏很快就回来了,带着一个包袱。见状,几人这才踏进泥泞,往城里走去。

    等四人踏进泥泞,当泥和着脏污的水挤进脚底的时候,龚氏便开始后悔起来。她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走这种路,感觉想死。小时候有她爹背着走,大了足不出户,出嫁了也基本不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出行。

    可是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只是,一边走,一边抱怨道:“大嫂,你们怎么不叫辆车进来啊。我倒是没事,玉萍年纪小,还未出嫁呢,受了凉可不是拿着玩的,于子嗣上也是有……”

    哪知她还未说完,就听玉萍毫不客气地说道:“婶儿,要说才走了几步,现在回去还不算晚呢!至于我,我从小便在这泥里走惯了的,可没有你说的那么娇贵。我们倒是想叫车进来,可是,像这种情况,就是给再多银子人家也是不愿意来的。”

    要是换了以前,李氏铁定是要骂几句玉萍的,觉得这样是有些尊卑不分的。可是,现在却觉得玉萍做得对。

    是要讲究个尊卑,可是,也要对方值得尊敬才行。就龚氏这个样子,哪里有半分长辈的样子以前倒是她太好说话了。

    倒是何氏,稳稳当当地朝前走着,期间还问玉萍要不要她帮忙背包袱,这才是做长辈应该有的样子。

    龚氏见李氏不开腔帮忙,便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可是,她自己也知道,若是真同玉萍计较,李氏想来是会不高兴的。

    算了,为了种子,她忍!

    就这样,几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城里走去。只是,每走一段路便要歇一会儿,停下来将鞋子上过多的泥除去。这草鞋虽然不储水,但是却十分带泥。

    这不,几人才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便粘到了一大堆泥。

    所以几人要么是在水塘边洗洗脚,要么是靠着树拿树枝将泥戳掉,方便继续赶路。要不然,脚上倒像是有千斤重似的。

    几人忙着赶路,董家湾的董明举家却是和玉萍家前几天办酒席时一样热闹,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为董明举庆贺的人。

    自从董明举和周氏从京城凯旋归来,带来了好消息,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要知道,这个村子也是很穷的,村民们大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根本不富裕,更别提送孩子入私塾念书了。

    因此,整个村子已经好几代人没出个秀才了。

    但是,董明举现在却受到了皇帝和知县大人的接见,除了之前的大米和白面,还给了五十亩地和三样新种子的赏赐。而知县大人又额外给了二十两的赏赐。

    算起来,董明举已经是董家湾近几代人里最有出息的年轻后生了。且周氏说了,她是马上要送董明举去私塾念书的,且书院都找好了,就是青山县里最好的青山书院。

    昨天他们一家带着董明举去书院的时候,恰好陶知县也在,一来二去,不知道是先生真的看上了董明举还是卖陶知县一个面子,总之,先生已经答应董明举去书院念书了,后天就去报到。

    所以,周氏一家决定就在今日办酒席,请全村的人一起吃顿饭,高兴高兴。

    饭菜质量自不必说,依旧是陈家村的鸭鸭乡厨做的厨。且周氏舍得买肉,诚心要给儿子挣个脸面,一顿饭吃得村民们赞叹不已。

    就这酒席的水平,他们过年也吃不了这样好。

    饭后,在全村人的见证下,村长亲自将一块地圈了起来,又将地契交给了董明举的爹,董王五。这地的质量自然是极好的,毕竟知县大人可是亲自派人来找他说了,说这是皇上的意思,马虎不得,必须照办。

    当然,也是给了银子的。

    董王五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和周氏生育了包括董明举在内的五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很苦,地自然是租来的,根本没有自己的地。

    因此,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地契长啥样呢。紧紧握着地契,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

    和阮玉萍相比,董王五拿这地契拿得心安理得,根本不用考虑别人会怎么样说。这是皇帝给他儿子的地,那就是他的地。不出意外的话,董明举是不可能给人做上门女婿的。

    至于董明举的亲事,那也是相当的顺利。原本周氏还让董明举考虑一下阮玉萍的。因为这一路上她也和李氏母女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阮玉萍这女娃越看越顺眼,关键是还有五十亩地的嫁妆。

    但是,董明举毫不客气地跟她说自己不喜欢阮玉萍,且阮玉萍已经有了心上人,周氏的热情立刻便降了下来。合着人家已经有了心上人,她这是后知后觉了。

    等他们回了董家湾,将皇帝赏了土地和银子的事一传出来,又得知董明举已经被青山书院录取,立刻便有媒婆上门说亲,且都是一家好过一家的。

    例如,山那边的村子有一户姓张的人家,世代都是商人。家里的二女儿今年十四了,托媒人来说,只要能够结亲,张家愿意出二百两的嫁妆银子,外带城里的一处铺子。

    这条件可是很好了。

    接下来,就像是比赛一样,又陆续有几个媒婆上门,给出的条件也是一个比一个好,弄得周氏和董王五彻底傻了眼,也挑花了眼。在他们看来,哪个都好,只要能结亲就发了。

    这样一来,倒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最后还是董明举出面拒绝道:“爹,娘,我现在只想好好念书。要不这样,先让我年一年,若是孩儿实在是跟不上,不是这块料,就老老实实回来成亲。”

    闻言,周氏赶忙“呸”了几声道:“你说这话是不作数的,什么叫念书不行啊你这么聪明,肯定是行的。”

    但是,董明举却是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毕竟他是半路出家,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他唯一能够倚靠的,便是那天生超强的记忆,过目不忘的本领,已经比别人更加刻苦的毅力。

    所以,他说的其实是实话,反正就去书院试读一年,若是不行,就回来种地。有了那五十亩不用交税的地,加上三样新种子,董家不说大富大贵吧,奔个中等人家还是可以的。

    见儿子这样意志坚定,周氏和董王五立刻将媒婆回绝了,不过话却是说的客客气气的,“也不是我们家挑剔,实在是想趁着现在他年纪小,赶忙读书试试。若是中了,到时候再来麻烦你们帮忙。”

    等李氏四人狼狈地到达城里时,裤腿上几乎全是泥,衣服上也有泥点点。走路的时候,难免会溅起泥浆。所以,在进城之前,李氏便组织几人去小溪便洗干净了,又换了早就预备好的鞋子,这才迈着疲倦的身子进了城。

    要是平时,不过两个多时辰便能进城。今天倒好,起码走了不下三个半时辰。好在她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