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酒葬》分卷阅读14

    两家军队的规模非同一般,军队离开绛都,向同姓的诸侯国开去,士兵脚踏地面和车轮碾过的动静令中原的土地微微颤动。为了首尾照应,行军时打起各种颜色的绣有白虎朱雀等等瑞兽的旗帜,豹皮镶边的旌旗在空中十分威严地飘荡着,隔了很远都看得见。

    来自几乎是天下最强大的行伍中的军人们,嘴衔木片跋涉过平原与丘陵,百日在黄河的分支里饮马,夜晚则在树荫和山谷中扎营,他们头顶宽大的芋叶穿过有雨的地带,暮色四浮之际,他们停留的杳无人烟的大片荒野上,时常腾起袅袅浅黧色的炊烟。

    晚饭后,军官们每每聚集到主将的营帐做日常的汇报,荀瑶和他们一个个地交流今天收到的斥候的情报,确认下一步的计划,又摊开地图来看标注好的路线,计算离郑国的距离以及最终到达国都的时间,经常到了很晚也没有困意。同时,晋国的军队已在路上的消息也毫无疑问地传到了郑国的公卿大夫们耳内,恐惧的阴云笼罩了弱小国家的宫殿。

    好在公卿之中,驷弘是经历过荀瑶上一次伐郑的,有些对付他的经验,倒不像其他大夫那样慌张,他对同僚们说:“智伯的为人,性情傲慢且非常好胜,他几次来讨伐都没得胜,假若这次也抢先打压他一下,让他知道困难,大约就会退兵了。”

    驷弘安排在郑国国都的郊外南里屯兵数千,等待荀瑶的到来,又在国都名叫桔柣的城门内屯集重兵,城外则不甚设防,假如南里被破,荀瑶一定会率军从这个方向进攻国都,驷弘便准备在门内伏击他,当头给他一棒。

    晋军终于到达南里,前方斥候回报发现郑**营。此时月已高升,便不作今日的打算,暂且停下修整。命令下达以后,士兵们拿着锅子、捡来石头,匆匆搭灶做饭,荀瑶走出营帐探看,只见今夜蟾宫甚为朗洁圆润,月色银白如流水,视野冷谲明亮,清冷的光芒从远处的山影上投落在营地的空隙里,给人天地空旷之感。匍匐在地平线上的城市更是变得如银雕雪砌一般,如此看去,不像是与他多番周旋的可恶的郑国,倒仿佛半梦半醒之间意识中偶然闪现的虚幻世界。

    为了看得更清,荀瑶登上乱石堆就的斜坡,手中扶住一株快要倒下,却仍未死去的苍翠横斜的古松。那即将遭到他的践踏、此时显得格外脆弱美好的城阙,在荀瑶心中燃起了熊熊的**。他想起这是第三次了,绝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心绪激昂之际,他偶一垂眼,发现昏暗的下方,碧色的成团松针的缝隙之中,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那里伫立。

    荀瑶定睛看了一会,确信正是那个十分熟悉而厌恶的人。赵无恤站在矮坡下面,看向他方才凝视的方位。荀瑶这才想起赵无恤好像是跟在他后面从军营里走出来的,之前原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正受到他的刁难,大约是出来透透气。

    赵无恤不知道荀瑶在这里,一味地耽于沉思,他惯常有很深的心思,不与任何人言说,徒劳地承载着,荀瑶连他的这幅模样也非常不屑。好在他明白军中不宜失和,赵无恤这些天甚是安分,荀瑶无意毁掉至今以来的成果,然而胸中总有些东西在涌动不平——与其说是恼怒,不如说是激昂的**,在流血的战争前夜,仿佛营帐前的庭燎一般燃烧的**。

    于是他信手折下一段很长的、分桠特别曲折美丽的松枝,向下方的赵无恤投去。荀瑶箭法很准,这种事上也不会有偏,松枝坠在赵无恤肩头,顺着鸦青的衣衫滑落,毫无例外地把他吓了一跳。赵无恤一面掸着散落于衣上的碧绿的松针,下意识地抬起头向上方望来。荀瑶从树枝的遮挡后面绕出来,俯视着他。赵无恤愣了几秒,立刻向他一拜。

    “上军佐也观察郑国方面的情况吗?”荀瑶没有答拜,用很正常的语气问道。

    赵无恤走近了,走到荀瑶脚下,脸上略微有奇怪的神色一闪而过,他仰头瞧一瞧荀瑶,又回头看着远方,终于说:“执政能否指教?我太愚钝,从这里看不到郑国的情况。”

    “没错。”荀瑶说,他饶有兴味地拖长了声调:“就是看不到,我也看不到,可是,难道这种说法能敷衍我?”他漫不经心地端详着那个人的脸:“你怎么总这么战战兢兢的?好歹成了上军佐,可你一点长进也没有。”

    赵无恤明白自己又被戏耍了,一瞬间,荀瑶一厢情愿地觉得他的神情有点动摇,实际上没有,至少晋军元帅的眼睛没有捕捉到。赵无恤仍然是很习惯了的驯顺模样,略略地垂着眼睛,不看荀瑶,也不看被月光普照的地平线。

    自从那天荀瑶在醉中挑衅他,稍稍地把他的平和破坏了之后,他立即换上了更厚的伪装,而且一直保持这种态度,如今还没有改变过。

    “我习惯了。”赵无恤用很正常的语气说:“我怕会犯错。”

    赵无恤确实习惯了外表的平静、谨慎和耐心,这是他一贯的处世之道。即使内心正感到恐惧,他的表现也能够滴水不漏,除了一个名为荀瑶的变数,这种外表几乎是完美的。然而赵无恤无法欺骗自己,他还是觉得可怕,他恍然发觉现在的情形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跟随荀瑶伐郑时极为相似,那年他的父亲和姊姊在世,他还不是晋国的卿。他们现在已并非少年,荀瑶与十多年前比起来程度毫不逊色的华丽优美的姿容,让赵无恤察觉了某种轮回的发生——又或许世间的事情都是类似的,本来就是在不断重复中前行的,赵无恤却再也不愿重复那种记忆了。

    “明天的战斗,假如我叫你去打头阵,你去么?”荀瑶正在上方,居高临下又不以为意地问他。

    “每个人负责什么,早就安排好了。”赵无恤出着神,依旧没有纰漏地回答:“临时更换计划,恐怕对战争不利。”

    “果然是这样!”荀瑶也不多计较,大笑起来,说道:“你这人呀,真是傲慢得很。”

    赵无恤没有应答,没有心思与他计较到底是谁比较傲慢的问题,或许荀瑶说的话也有些对的道理,要是换做别人,赵无恤的防守没有这么严密。他有时忍不住要玩弄那种危险而隐秘的把戏,故意采取荀瑶最讨厌的说辞,让对方扫兴。这不仅仅是因为赵无恤特别恨荀瑶,他无法洞察自己内心做这种事的缘由,荀瑶对他来说有些难以形容的特殊。

    赵无恤猛地感到身上一阵寒意,意识到夜色已经很深了,他是为了缓解战争前夕的压力,才到军营附近随意地漫步,至于碰见荀瑶,是预料之外的事,为此耗费了过多不必要的时间。废话了半天之后,即使荀瑶还是一副不准备就寝的样子,赵无恤打算向他说出告辞的话了。

    好在,在他想着怎么开口的时候,赵无恤如释重负地看见荀瑶从刚才的位置离开了,等他走到近前,赵无恤才瞥见他的指尖拈有一片桑扈的青色羽毛,应该是方才讲话时看见旁边的松叶间沾着,就摘了下来,好玩似地拿着。明亮的月色下,桑扈的羽毛泛着它主体身上所有的艳丽的色泽,荀瑶仿佛被青翠的颜色刺激,想起什么一样,将它在手里转了几转。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首诗叫做《小宛》,因为诗中提到了桑扈,所以荀瑶断章取义地诵了其中的一句,用来形容赵无恤。诗句本身并不恶毒,荀瑶这么念出来,大约也没有夸奖的意思。只不过,荀瑶盛年的风度十分成熟,月华之下,连营之外,他手持片羽,面露微笑,随意咏诵的清秀姿态,本已胜过了赵无恤。荀瑶自己深知这一点,所以格外得意。

    这是对赵无恤的一次还击,又或许是炫耀自己不亚于赵无恤的吟咏,总之,他还记得赵无恤对他的赋诗讥讽,并将它作为久远的对答。荀瑶的目光投向青色羽毛细密的管状纹路和一边磨损的缺口,轻描淡写地吟着,就像他不过突然联想到的,并没有什么深意。如果一定要找出他别有用心的证据,那就是他在诵赋时含笑地瞥了赵无恤一眼。

    按照礼节,赵无恤还要答一句什么诗才好,荀瑶自己对此一向是凭兴趣来,所以那时候也没有答赵无恤。他猜想赵无恤是一定遵守这礼节的,但是赵无恤看了一眼月亮底下泛着幽光的青雀羽毛,便将目光转向了无尽的夜空,没有答诗。

    一同回到晋**营的路上,他们之间除了沉默什么也没有。战争前夕,赵无恤真的很害怕会再生事端了,他疲于应对和往昔过于相似的现在,荀瑶看出他非常希望结束那些试探和挑衅,甚至希望荀瑶就此熄灭掉对他的好奇,但他愈是这样,荀瑶就愈不会善罢甘休。

    元帅和上军佐的营帐相隔很近,直到门口,赵无恤都没有说一句话。荀瑶明显流露出惋惜懊恼的神情也被视而不见。最终,赵无恤从容地、不无风度地施以荀瑶一礼,随即准备后退。

    今晚的月色银白如霜,怎么甘心就平淡无奇地结束?与赵无恤一味地逃避痛苦不同,荀瑶的情绪高涨,举止异于往常,一想到明天的早晨,想到无法夺取的郑国,荀瑶的心又像被火灼烧似的,纯白的月光和桑扈留宿的痕迹很快就不会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功勋、战火、烽烟。

    他扬了扬眉,举起一只胳膊,最终游戏般地做出一个逾越了他和赵无恤之间任何身份的动作,无论是同僚、仇人、上下级,还是两个普通相识之人都不会做的事。借着晦暗的夜色,他将那支青色的、艳丽的残羽夹在指尖,动作轻快迅速地塞进了赵无恤的被体温染热的衣襟。把手伸到他衣服里的一瞬,他感到自己几乎碰到了那个被他厌恶的人跳动的心口,在薄的白绢里袍的掩盖下,炙热的生命搏动着,他的指甲稍稍刮过丝织的衬里。荀瑶抽出手,赵无恤转过脸来,满脸难掩的惊愕。

    “上军佐,你好像青色的小鸟,可惜没有羽翼不能展翅。”荀瑶以愉快的傲慢声音说:“虽然无法飞去郑**营替我探看情况,不过今夜月色很好,你看见么?”

    他不是说谎,因为他实在是太激动了,被毁灭之前的……被涂抹上血迹之前的银白纯粹的月色,荀瑶从心里不屑地认为赵无恤并不明白,赵无恤并不会因为玷污了这种月色而激动。即使感到兴奋,即使胸中的跳动加快,这个人也一定会闭紧他的嘴唇,绝不吐露半点,无论对他做什么,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那样忍受了。正因如此,他的模样总是那么难看。可是会毁灭的,无论是郑国,还是赵氏,有朝一日,终究会被烽烟笼罩消逝而去。

    荀瑶从鼻子里发出一声笑。

    ☆、第 21 章

    晋国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南里,不知是否国中有难的缘故,郑人的斗志并不高,稍一与晋军交战,马上就退走了。荀瑶坐在**着主帅旌旗的战车上,沿着凌乱的车辙追赶向首都逃去的郑**队,神色益发得意。

    那天深夜以后,接连几天都是非常晴朗的天气,四野温暖得有些燥热,在滚滚车轮扬起的土黄色烟尘上,天空蓝得如同给蓼蓝泡的水洗过了似的,厚重的云朵在阳光下呈现出纯粹强烈的白,仿佛宝石中的絮状物那样凝定着。晋国的战车驶过空旷的城郊、长势并不良好的农田,靠近了郑国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而被多次破坏,又多次修补,显得颜色斑斓的城郭。一路上并非没有遇到阻拦,只不过士气高涨的晋军一味冲锋、砍杀,犹若锐利的镰刀,将郑国的防线像拆除破旧的藩篱那样瓦解了。

    如驷弘所料,按照这个方向,晋军到达的是郑国的桔柣之门,城门之前早就安排了一些守军,却没有设重防,目的是引诱晋军进入伏击圈。等到负责殿后的赵无恤赶来时,交战已经进行过一轮,他看见的是破败的城门和逃走的守城军留下的武器与旗帜,还有停驻在城门前的晋国的军队。攻城的器械陈列一边,许多军官都待在原地,样子却不像是休息。荀瑶在其中,满脸焦躁,大约在等待什么——不过不是赵无恤,赵无恤跳下车子拜见他的时候,他的眼睛略略烦躁地向他面上一扫,马上移开了。

    今日的状况有点不对劲,荀瑶不需要别人提醒,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这道诡谲狭长的城门内,透出的是一股死一样的压抑的寂静,空气中隐约浮动着不祥的阴谋的气味。当轻易便摧毁了的城门被打开,这幅景象展露在荀瑶面前,他的心中立即起疑,原本就在前方的目标忽然坠入迷雾之内。

    荀瑶不敢马上率领军队通过那道土砖垒成的高大拱门和空无一物的瓮城,去迎接盼待已久的胜利,这样的情况最忌讳轻举妄动。他下令原地驻扎,随即派了手下一位算是可靠的人进入城中打探消息,无论是他进去之后马上仓皇逃出,还是从容地出来汇报,全在荀瑶的预计里——然而他进去之后再也没有出来。日影从一个砖缝偏向另一个砖缝,缓缓地爬走了,大家不安起来,身上发了汗,盔甲里一阵阵地难受,可那人就这么被这道死寂的城门吞噬,宛若一滴水落入夏季炙热的沙子,转瞬蒸发。

    荀瑶一个名叫张武的家臣,素来心思和他一样狠毒狡诈,因此很得荀瑶赏识的,此刻也开始沉不住气,用询问的眼神望向主君。荀瑶无动于衷地沉思了一回,向他抬起一只手,示意道有了方法。张武看见主君将眼睛转向赵氏的军队,带着格外冷酷而慎重的神情直起身子,走下战车,一步步走到赵无恤跟前。这时,他的表情又变作了往日那种胁迫性的、虚伪的亲切。

    “这么久,我想你也休整好了。”荀瑶微笑地说:“这次一定得胜,你先进城去,占个先机。”

    赵无恤微微一愣,警惕地看着他,他一直等在这里,周围人的表现一览无余,以他察言观色的能力,不难猜出荀瑶是想送他去填平郑国的陷阱。

    荀瑶素来憎恶赵无恤,觉得他愚不可及,然而如今的对视中,他又开始憎恶他为何不蠢得更彻底一点。

    “这不妥。”赵无恤下意识地推脱道:“您……”

    “我的意思是命令你做先头部队。”荀瑶不耐烦了,抢先用异常淡漠的声音补充。

    赵无恤看见他的样子,反而渐渐平静下来,从容应答:“入主敌城之事,从来是主帅在先,岂有官阶在后却强行抢占之理。”他深深一揖:“无恤不才,不敢与您争功。”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