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生缘》第一节: 日落申城

    早上天空云层还满厚的,下午就出现了太阳,这是最近的一个星期以来,上海出现了少有的好天气。

    上海人总算一扫连续多日的阴霾,露出难得一见的欢颜。

    在对日抗战的日子里,大家学到了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

    人们默默地诉说,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其战胜灾难的奋斗和未来的腾飞中得到补偿。

    原来人们从内心深处对战争付出的代价是如此沉重,对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是如此渴望。

    蓝天白云原本不应该是啥奢侈品,理应像洁净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自然。

    但这些年,受到战乱影响,人们失去了朝气与活力。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上海是个热闹的城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由于是个贸易大城市,所以上海这个地方也居住了许多外国人。

    会变成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在十九世纪时,由于它的港口在全世界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首先是满清时代,一个南京条约,把整个上海打入了国际地位,说起来这个城市的发展真的是非常奇妙。

    战争,本是一种罪恶的根源,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就想着侵略、占领;就是这个坏念头,因此造成了这种乱世的灾难。

    1945年元旦对于日本侵略军来说,意味着丧钟已经敲响。

    新年前的十二月,美军攻克太平洋岛屿雷伊太岛,日海军联合舰队全军覆没。

    紧接着,坚持了近八年之久的抗日军民也吹响了反攻号角,日军已经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一月二十二日,日军密谋实施的包括周边阵地战和巷战在内的“上海决战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将在大上海展开“焦土战”和“玉碎战”,以“纵深防守”和“机动出击”对华展开进攻。

    日军“上海决战计划”中最险恶的一招,便是“巷战”。

    巷战的布防线基本上沿着市区主要交通干线,在每一要冲地段和路口都设置了几个兵力集结点。

    日军计划在上海市内设置的火力点多达百余处,并形成十多道坚固的防线。

    若将这些“点”和“线”在市区地图上一一标出,真令人不寒而栗,会令累积百年形成的上海中心城区精华,在战火中毁灭殆尽!

    学期末的最后一堂课,老师说:”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一句话是在说,读书与救国有着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关系。因为读书可以提高知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当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时,国家才会富强与兴盛。”

    上海的日落超美的,还有人们那份保持对生命热爱的初心。

    李依晴放学回到家,书包才刚放下,就前往孤儿院送桂花糕。

    走出孤儿院,街上出奇的安静,她的心情也陷入了无尽的茫然。

    此时出现一名日军,尾随着她,她浑然不知。

    “小姑娘,妳一个人吗”一个日军色瞇瞇的盯着她瞧,那眼神简直像似大野狼看到猎物时的饥渴。

    李依晴听不懂日语,转身看到面前这个日军的嘴脸,就知其不怀好意。

    她声音发抖的问:”你…你想……要要干嘛”

    ”秀色可餐喔!”日军狰狞的面孔,张牙舞爪的向她扑过去。

    李依晴吓得拔腿就跑,跑进一个死胡同,这下插翅也难飞了。

    当她被逼到角落,恐惧无助时……

    “放开她!”后头传来一句男子的声音。

    日军回头一看,是个西方人。

    “你这洋鬼子,少管闲事!”日军不屑的朝他脸上吐了一口口水。

    两人经过激烈的打斗后,这西方男子将日军打倒在地上。

    依晴看着躺在地上的日本鬼子,恐慌的不知如何是好。

    “莫慌,妳赶快回家去,这里我会善后。”西方男子表情略带微笑,其实他心里也是很害怕。

    眼前的这位西方年轻男子,说起话来,听起来就是平平的,你不会觉得他是在表达他的情绪,你只会觉得他讲话洋腔洋调。

    李依晴的心情是很不稳定的,即使她是个勇敢的女孩子,但在此刻还是会出现某种莫名的想法,让自己觉得不安。

    她以很复杂的表情看着这名西方男子。

    “这个色鬼还没死。”蹲下来摸了一下日军的鼻孔,西方男子发现他还有气。

    西方男子目光逡巡着依晴闪烁不定的眼神问:“妳住附近吗我送妳回去。"

    ‘看来这西方男子应该不是坏人。’依晴点头默许后,两人一起走出胡同。

    走了十来步,背后传出一声:“抓住前面那对男女,他们打伤我,别让他们跑走。”

    转头一看,是那个倒在地上的东洋鬼子在对几个日本士兵发话。

    ”快跑!”西方男子抓起依晴的手,两人拼命的狂奔。

    一路狂奔跑到河边,无路可逃,只有一座建筑。

    “进去吧!”男子带着依晴从旁边的小门钻了进去。

    里面堆满东西,排放一包包的麻袋和罐头,包装袋外面印着日文字。

    ‘原来这是日军的粮仓。’依晴心想这下死定了。

    已近黄昏,还没见到女儿回来,沈佳派人到孤儿院附近询问。

    来人回报:“听街上的一位小贩说﹕’他看到一名日军被打伤,之后有一堆日军在追一个女孩子。’”

    ”被追的女孩子是依晴吗”沈佳紧张得不知所措。

    “听他形容的模样,好像是依晴。”

    听了家丁的话后,沈佳差点晕过去。

    ”这下该如何是好依晴到现在还没回来,会不会惨遭日军的蹂躏”沈佳不断自责为何要叫依晴去送东西。

    越想越恐慌,遂叫人唤沈志远来。

    ”志远,我本不想和你再有任何瓜葛,但是现在情况危急,你一定要帮我。”沈佳虽然心神慌乱,语气仍然不卑不亢。

    “姑妈,妳骂我是汉奸日本狗,还说再也不准我踏进你家大门半步,怎么了这回有事求我”志远的态度有点傲慢。

    端上一杯茶给他后,沈佳语气放柔软:“你的所作所为我管不了,但是好歹你也该念在你死去的父亲份上,何更况我是你的亲姑妈,你不应该对我如此敌视。”

    “说吧!有何事要我帮忙”志远翘起二郎腿,一副很神气的模样。

    沈佳将依晴至今未归,又碰上日军的情况告知。

    ”以你和日军的交情,应该可以救回依晴,你该不会袖手旁观自己表妹的安危而不管吧”沈佳放低姿态求他。

    摇头晃脑了一下,志远回:“日军通常不会放过女人,尤其像表妹这种清秀可爱的女生,一旦落入日军手上,即使不死,也会被……”

    “不要说了,帮不帮忙一句话!”沈佳不敢想象,打住了他的话。

    ”我当然会帮,妳先莫慌,我现在就去打听情况。”志远起身走出大门。

    在客厅内来回不停踱步,沈佳不停自责:“我真不该让依晴出门去送东西,现在时局这么乱,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走动很不安全,我真是犯胡涂。

    都要怪阿福啦!莫名其妙在这时生病,无法上工,……”

    怪来怪去,当然所有的不顺心都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疏忽造成的。

    在上海妇女会担任召集人的沈佳,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所展现的人格特质是沉着稳重。

    朋友或是亲人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保护大家,拥有至高无上的勇气以及人格,在团体中通常是领导者,但若遇到非正常的危难,像是今天这种情况,她也陷入六神无主的慌乱状态,心在绞痛着,身体控制不住的颤抖。

    ‘我必须要尽速救出依晴,否则就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沈佳强忍悲,红着眼眶,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哭,咬了咬唇,努力的将几乎就要涌出眼眶的眼泪给逼了回去。

    日军一个常备师团与一个调整师的相比,人员是的两倍,步骑枪多15倍,轻重机枪多11倍,野榴山炮多31倍,日本师团还有炮兵车和辎重车1000多辆,坦克24辆。

    显而易见,此时中日军力上的差距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甲午战争,这也就难怪侵华日军发出了”三个月灭亡”的狂妄之语,也就难怪欧美各国不看好政府。

    然而,现实却粉碎了日军的妄想。

    **的初期战略是:为实现持久抗战,决定先”以空间换时间”,即先加入抗战的士兵,要尽可能地拖延,能守一天就多守一天,能守一个小时就多守一个小时,好让后面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于是,英勇的**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与日军抵抗。

    在淞沪会战中,**一些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最终以阵亡十八万、杀死日军四万的代价将日军拖在上海三个月不能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的大话。

    这宝贵的三个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厂、物资有了内迁的时间,为实现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同时,这场会战也使国际社会改变了原有的看法。

    淞沪停战协议之后,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暂留现驻地(京沪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

    上百万当地居民被迫避难到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区。

    由于中日开战后,日本并没有向欧美开战,因而当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仍然在日军的掌控之外,也成为了平民、文化、科技、经济等各界人士的避难所。

    这两个租界当局,因为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故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

    1941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在一天之内便占领了上海公共租界,这片孤岛就此沦陷。

    整个上海几乎成了日军的天下。

    待续

    本书首发来自,!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